押注app下载(中国)有限公司-习典懂事|习近平引证的咏梅名句
编者按:在我国传统文明中,梅花以其高尚、刚强的品质,给人以自强发奋的力气。故梅与兰、竹、菊并称为“四君子”,与松、竹合称为“岁寒三友”。在习近平总书记引证的很多古典名句中,有多则关于梅花的典故。总书记用梅花的品质和精力抒发达意、阐释理念,带给人们深入的思维启迪、精力激荡与文明自傲。梅花初开放,赏梅正当时。伴着阵阵梅香,央视网《天天学习》与您一同学习体会这些咏梅名句。【赏析】“宝剑锋从磨炼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”是群众耳熟能详的勉励格言。上下两句用宝剑和梅花对举,意思是:宝剑的锋利是从重复的磨炼中得到的,梅花的幽香是阅历了严冬的苦寒才释放出来的。一金一木,刚柔悬殊,但其精力实质是相同的,都道出了成功背面的艰苦。这两句联语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知灼见,浸透人生哲理,为斗争的人们供给不竭的精力力气。2013年5月4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,用“宝剑锋从磨炼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”勉励广大青年练就过硬本领,矢志艰苦斗争,用勤劳的双手、一流的成果成果归于自己的人生精彩。以典喻理,寄意深远。【赏析】老子有句名言:“治大国,若烹小鲜。”与之相似,《左传》记录了齐国名相晏婴的一段话:“和如羹焉,水、火、醯(xī,醋)、醢(hǎi,肉酱)、盐、梅,以烹鱼肉,燀之以薪。宰夫和之,齐之以味,济其不及,以泄其过。”意思是说,谐和就像做肉羹,用水、火、醋、酱、盐以及梅子来烹调鱼和肉,用柴火烧煮。然后厨师加以谐和,使滋味适中,滋味不行就添加调料,滋味过分就削减调料。别的,《尚书·说命》中有:“若作和羹,尔惟盐梅。”其意为:盐和梅子一咸一酸,是制造肉羹的必备调味品。2014年3月27日,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演中,习近平主席热情弥漫地论述了我国“和而不同”的理念,并用“和如羹焉,水、火、醯、醢、盐、梅,以烹鱼肉”,阐明我国人早在2500年前就懂得了“和而不同”的道理。习主席指出,国际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、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。假如只要一种生活方式,只要一种言语,只要一种音乐,只要一种服饰,那是不行幻想的。惟其如此,文明共处需求“和而不同”的精力。只要在多样中相互尊重、互相学习、谐和共存,这个国际才干五光十色、蒸蒸日上。【赏析】“不要人夸色彩好,只留清气满六合”,出自元代诗人、画家王冕《墨梅图》上的自作题画诗。榜首句“我家洗砚池边树”,点出了梅花地点的方位。“洗砚池”,借用书圣王羲之“临池学书,池水尽黑”的典故,隐藏一个“墨”字。第二句“朵朵花开淡墨痕”,王冕画梅淡墨点染,不必浓墨重彩。三、四两句“不要人夸色彩好,只留清气满六合”,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。墨梅并不以艳丽的色彩吸引人、讨好人,赢得人们的赞许,只愿发出缕缕幽香,布满在六合之间。诗人赋予梅花以人的性格,奇妙地将画格、诗格、品格有机地融为一体。2017年10月25日,在十九届中共中心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碰头时,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外媒体表明“咱们不需求更多的溢美之词,咱们一向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利的主张”,并引证“不要人夸色彩好,只留清气满六合”,表现了新一届中心领导集体不慕虚名、真抓实干的务实风格。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,习近平总书记说,“不驰于幻想、不骛于虚声,一步一个脚印,踏踏实实干好作业”,能够作为这两句诗的注脚。【赏析】黄檗(bò)禅师是唐代闻名高僧,《上堂开示颂》是其所作的一首偈诗。其间的“不经一番寒彻骨,怎得梅花扑鼻香”,意思是:假如不阅历一番透彻心骨的酷寒,又怎能有梅花如此扑鼻的芳香呢?诗人用梅花凌寒独放、芳香四溢,比方通过艰苦探索后禅机彻悟的地步。这两句诗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证,已成为广受世人喜欢的名言警句。2022年1月4日下午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二七厂冰雪项目练习基地,观察冰雪运动科学练习、运动员恢复医治、体能练习等状况,并用“不经一番寒彻骨,怎得梅花扑鼻香”诗句,勉励备战冬奥的运动员们。中华文明素有“春兰、夏荷、秋菊、冬梅”之说,梅花凭其傲霜斗雪的特性,成为最能代表冬天的花卉。一树梅花一树香,每一位正在为冬奥会分秒必争顽强拼搏的冰雪健儿,都是隆冬中傲立的梅花。他们紧记总书记的嘱托,分秒必争、吃苦练习,在冬奥赛场上绽蕊吐香、清气四溢,成功完结各项竞赛使命,发明了我国参与冬奥会、冬残奥会的前史最好成果。(作者 杨立新)(中心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)责编:张靖雯来历:央视网责编:海闻